跳到主要內容區

【系友分享】作為兒童與世界溝通的橋梁-童心 讓我回到人最初的本質

最後更新日期 : 2022-09-06

作為兒童與世界溝通的橋樑:童心,讓我回到人最初的本質                     

撰稿: 廖丹瑜 臨床心理師(98級)。任職於台中榮總小兒科

 

  在學時期,每天抱著讀不完的課本與論文,向老師請益與同儕討論,為的是希望自己能更了解個案一點,知道他們先天的困難、環境的限制,期許自己成為一位真正能懂人的心理師。

  然而,開始實習,甚至進入臨床工作後就發現,多的是課本上沒提到的事。我可能知道從孩子的病史、發展史和行為觀察,判斷出孩子有什麼疾病,而當我準備開始衛教時,卻發現案母愣愣地留下一行淚、摀著臉自責沒把孩子帶好……。或是,雙親離異,其中一方照顧者有意讓孩子接受治療,並配合治療計畫執行,但另一方覺得孩子沒有問題。老實說,不管經歷幾次,發生的當下,我還是會當機一會兒。不只是因為事情不如預期,而是在進到孩子的治療計畫前,我需要停下來陪家長再走一段路

  習慣專業間迅速的溝通,很容易忘記眼前的病人、家長或家屬,其實不懂我們腦中的理論架構。如同家長常說的:「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他(指孩子)會這樣做?他會講這樣的話?」,這是因為大人們習慣了成人的視野和語言,而忘記孩子所看到的世界與我們是不同的。所以轉換視角之後,我需要帶著家長重新認識自己的孩子。提醒他們,在孩子的世界裡,許多我們認為的規矩、「應該」,其實孩子是不懂的。面對孩子,我們需要提供更多的引導;我們要學習說清楚,讓孩子們懂。孩子的個兒就那麼小,貓狗動物都還比他們大隻,所以他們的眼界之處有限、未知的世界很大。唯有蹲低下來,跟他們同樣的高度,我們才能聽懂孩子的需要

  了解,我們就會修正、調整自己,與對方站在一起看看這個世界。

  針對孩子個案概念化之後,家長、主要照顧者也是我們需要了解的對象。必要時,可能也需要進一步個案概念化。因為除了孩子自身的能力,外在世界的人事物,也是影響孩子行為的關鍵。照顧者自身的脈絡,也會在教養、引導的過程中,與孩子的世界產生碰撞。理解親子雙方各自的小星球,我們才能協助他們彼此搭起願意理解與善意溝通的橋樑

  在臨床實務的場域工作雖然沒有很久,文字述說的點點滴滴也不似教科書上的經典案例如此精彩、令人難忘。但是,能陪著這些帶著困擾的孩子與家長,過上一天天平凡、平常的日子,是我作為心理師,每一天的日常與持續的動力。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