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友分享】從心理系的選擇題變成人生的申論題:找到讓我心悸的目標

最後更新日期 : 2024-08-28

從心理系的選擇題變成人生的申論題找到讓我心悸的目標

撰稿: 許峻維 心理系104級

我目前正就讀於陽明交通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博士班四級。以下分享我從中山醫大心理系畢業以來的學習與成長經歷。在這篇文章中,我將談談我如何將人生從選擇題轉變為申論題,並在此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

  1. 大學時期:探索與選擇

在大學期間,有兩個關鍵的選擇對我的生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選擇實驗室和選擇研究所。作為心理系學生,我接觸到大量有關臨床與諮商的資訊,並努力評估這些領域與自身的靈魂契合度。然而,這些方向並未激發我的興趣。幸運的是,我的大一班導何應瑞老師在導生聚會及與他的coffee time中,介紹了認知神經科學這一領域。聽完相關內容後,我很確定不是咖啡引起的心悸而是認知神經科學。在中山醫豐富的資源中,我選擇加入了田意民老師的實驗室,開始了我的研究之路。在這裡,我學習了如何閱讀文獻、批判性思考和學會問問題。這段經歷使我獲得了大專生計畫,並將研究成果帶到國際年會(ECVP)發表,讓我親眼看見更廣的認知神經科學。

讀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我一路順遂。然而,到了大四,我面臨著選擇研究所的挑戰。相比之下,諮商與臨床的職業道路相對清晰:考取證照後便可以進入醫院或診所工作;而認知科學的未來卻顯得不太明朗,讓我對就業前景感到不安。面對這一困境,我再次幸運地得到了何應瑞老師的指導。透過老師的專利知識和研究成果,我意識到這條路雖然孤單,但卻值得十年磨一劍。最終,我錄取台灣大學和陽明大學的相關研究所,最終選擇陽明大學的認知神經科學碩士班(丙組),將人生從選擇題模式轉為申論題模式。我下定決心在認知神經科學領域精研,成為一名專家。回首這段經歷,我感謝自己的三個特質:「積極」、「專注」和「忠於自己」。同時,我非常感謝何應瑞老師、田意民老師、許儷絹老師、何明洲老師和王瑋瀚老師在我迷茫時給了我在辦公室一對一給我建議與指導。

  1. 碩博士班時期:成長與突破

碩士班一年級是我人生中最順遂的一年。憑藉大學時期的基礎,我在課業和研究上都游刃有餘,並在一年內完成所有課程及研究,順利申請了逕博,直升博士班一年級,開始挑戰更具難度的研究課題。 然而,博士班前兩年壓力巨大但成就感有限。過去有老師和學長姐帶著我做研究,現在卻需要獨自與臨床醫生合作解決問題,同時還需掌握最新的腦影像分析技術(MRI)和編寫程式碼。回顧那段艱辛時光,我慶幸自己有堅持下來。博士班的磨練讓我有可能實現了大學時期的期許:成為領域專家必然伴隨著挑戰和犧牲。正是這些經歷讓我在博士班三年級開始高效產出,享受與臨床合作的過程不再焦慮撰寫paper或學習新技術。也獲得不錯的薪資,甚至還有主動邀約的工作機會。

此時此刻,我正在上海出差。藉著這篇文章,我回顧自己的過去,反思當時的焦慮與選擇。當年擔心選擇認知科學會找不到工作的我,如今不再為此憂慮。專心投入某件事物,並堅持下去,焦慮將隨時間而消散,留存在回憶中。未來,我期許自己在國際合作中取得更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挑戰更高等級的期刊,期望也能獲取專利。我非常享受在學術圈不斷更新知識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最後,我想鼓勵無論是選擇諮商、臨床、工商、認知科學或其他領域的學弟妹們,當你做出選擇,就將自己在這個領域延伸下去專精下去,沒有人批判你的選擇對錯與否,只要不斷精進自己保持競爭力,專注並高效地投入,對自己負起責任,都會是最好的選擇,也一定能在那個領域活出自己理想的樣子。

最後,如果你對於認知神經科學也有熱誠,歡迎與我聯繫!

研究keyword: Language network, Data driven, taskfMRI, rsfMRI, DTI, Epilepsy, Mutism, Tumor.

#心理系 #心理學系 #營隊 #心理營 #高中營隊 #心理師 #臨床心理師 #諮商心理師 #學習歷程 #升學 #社會學 #自學歷程 #學系探索 #大學學系探索 #心理亞馬遜

 

                 

平常工作環境:監看MRI機器          大四那年到比利時參加國際年會

 

 

上海出差拍的近照

 

 

最近與心理系系排聚餐

 

 

最近演講報告